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
近日,多家光伏企业集中披露业绩预告。从已公布的情况来看,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态势明显。据Wind数据,光伏板块38家发布中期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15家实现盈利,23家处于亏损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光伏企业整体仍面临困境,但有9家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调整经营战略等方式,实现了同比减亏,光伏周期的变化或已悄然发生。
BC组件产销两旺
对于业绩改善,7月16日,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仍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不过,公司不断加强内部运营管理,主要产品单位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快速下降,实现同比大幅减亏。
爱旭股份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公司精准细分价值市场、价值场景,优化产品结构,ABC组件产销两旺,通过深耕欧澳日等高价值市场、高价值场景,海外销售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持续向好。不仅如此,公司ABC整体开工率持续提升,产销率快速增长,带动降本加速。
展开剩余80%另外,据公告披露,爱旭股份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持续下降、存货跌价损失大幅改善,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
从两家企业的回应来看,业绩改善的原因颇为相似,一是BC组件卖得好,二是成本费用降低,减值下降。
自去年以来,BC组件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隆基绿能指出,高品质BC组件持续供不应求。2024年,公司BC产品出货量超17GW,预计到2025年底,HPBC 2.0电池、组件产能将分别达到50GW。
今年,隆基绿能BC2.0量产线已全线贯通,电池良率达97%,产品已在中国、欧洲、东非、亚太、拉美等全球市场规模化签单出货。据其公司董事长钟宝申透露,“6月份,隆基绿能的BC二代产品单月生产2GW,预计9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3GW,11月份可实现单月生产4GW。”
爱旭股份方面也指出,今年以来,爱旭ABC组件的下游需求加速放量的趋势确实较为明显,尤其是欧洲分布式市场,对于ABC组件高效率、高可靠性、高颜值等特性认可度很高,愿意给予ABC较为明显的溢价,公司的ABC黑洞双玻组件在欧洲户用市场售价可较同版型TOPCon竞品溢价50%左右。
多家企业减亏
值得一提的是,除隆基绿能大幅减亏外,今年上半年,不少光伏企业业绩也有向好迹象,亏损幅度缩小,原因各有不同。
中利集团表示,生产经营尚处于恢复阶段,规模效应未能良好体现,因此存在一定亏损。公司采取降本提质行动,且有息负债规模同比缩小,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期间费用同比大幅减少,本报告期亏损幅度同比明显收窄。
弘元绿能公告称,年初,受中国光伏政策调整窗口期影响,国内市场出现了集中的抢装现象。然而进入第二季度后(5-6月),行业需求及价格趋势发生明显转变。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6月底光伏N型M10硅片现货价格较4月高点下跌31%。在此背景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受到冲击,叠加库存减值影响,整体业绩出现亏损。当前,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短期经营压力仍然存在。
石英坩埚企业欧晶科技(001269.SZ)上半年亏损7000万元至8600万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约1.26亿元。公司直言,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虽在装机量上取得显著增长,但产业链各环节仍面临着阶段性供需失衡、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产品价格处于历史低位等问题。受产能利用率及产品价格等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亏损。
部分企业亏损加剧
从近期披露情况看,与减亏的上市公司相比,部分企业开始由盈转亏,还有一些企业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其中,光伏玻璃企业拓日新能(002218.SZ)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800万元至-48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2231.50万元。公司提到了供需失衡,产业链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受此影响,光伏玻璃和组件业务的营收及毛利率均有所下降;同时,其光伏发电业务受限电因素影响,营收和毛利率也有所下降。
从披露的公告看,两家企业均提到了行业竞争和产品价格下滑方面问题。钧达股份认为,受制于过去几年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影响,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供给大于需求局面,产业链各环节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公司产品盈利能力承压。
赛伍技术则表示,主要是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公司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致使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产品盈利水平承压。
不过,钧达股份持乐观态度,公司认为,经过此轮周期调整,中国光伏产业将从粗放型规模增长的发展阶段,迈向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伴随行业技术迭代及落后产能淘汰出清,光伏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这些企业在赚钱
尽管光伏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但仍有部分企业处于持续盈利状态,与亏损企业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1—6月,从事“磁材+光伏+锂电”三大业务板块的横店东磁(002056.SZ)又赚钱了,公司盈利9.6亿元至1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6%至63.6%。公司提到,稳步推进深度国际化,海外产能凭借差异化布局,叠加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品质优势实现了满产释放。持续强化差异化竞争策略,海内外优质市场的出货量持续提升,并延伸参与提供下游应用的方案解决。
福莱特指出,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竞争加剧及内卷等因素影响,2025年上半年光伏玻璃销售价格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另外,公司还提到,对冷修的玻璃窑炉和部分光伏玻璃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据了解,6月开始,抢装潮结束,市场降温、组件排产下降,导致下游对光伏玻璃需求减弱,光伏玻璃行业呈现累库降价态势。光伏玻璃价格一路下行,2.0mm和3.2mm玻璃较其32元/平方米和40元/平方米的高点已经腰斩,现行价格已跌破众多企业生产成本。
据硅业分会7月15日数据披露,2.0mm光伏玻璃均价为9.75元/平方米,3.2mm光伏玻璃均价为17.75元/平方米,同比上周均有所下滑。
近期,“反内卷”风暴下,产业链价格有所变化。卓创资讯光伏行业分析师刘一君告诉记者,多晶硅N型料36—38元/公斤,较上周上涨8%左右,消息层面扰动频繁,多为利好消息,企业报涨积极,虽成交价多低于报价且成交规模相对较小,但实际成交重心确有上移。硅片方面,以N型M10硅片和电池片为例,近期价格分别维持在0.86—0.9元/片和0.22—0.23元/瓦,硅片价格较上周上涨2.33%,电池片价格暂无变动,硅片和电池片环节企业均跟随上游提涨报价,但成交暂无明显变动,下游多持观望心态。
爱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反内卷”政策导向的推进,这将对光伏行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未来,公司ABC组件的双面率计划进一步提升至80%,在集中式市场也将逐渐体现出经济性以及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光伏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企业业绩分化明显手机炒股配资平台,BC组件的崛起为部分企业带来转机,但行业整体仍面临供需失衡、竞争激烈等诸多挑战。未来,是否能迎来真正的曙光,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发布于:北京市粤有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